English

我们将面对怎样的一九九九

1999-01-2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刚刚离去的1998年,似乎在教会中国出版界怎样经受市场的考验。从年初开始,“市场低迷”就成了挂在很多人嘴上的口头禅。初听低迷,许多人觉得新鲜,也感到恐慌;说得多了,“市场中人”反而处之泰然。这当中的长进就在于,人们终于懂得了,看图书市场原本就不能脱离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升升降降也原本是图书市场的正常现象。今天,我们刊出的业内人士对1999年图书市场的分析,或许可以作为1998年书业界向市场学习的答卷。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

●1999,将是图书市场走向成熟的一年,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读者、出版社、书店都在找好书。

市场仍为好书喝彩。笼统地说1998年图书市场疲软,是不准确的,我认为,市场只是结构性疲软,精品书、适应读者需求的书,非但不滞销,反而是畅行书市。今年,商务的出版物,不论是经二次开发的老品种,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还是精心成就的新品种,如《古代汉语词典》,都在订货会上呈现热销之势;引进版权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虽然价格不菲,也在外语工具书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国际商务推出的《新世纪小学字词通典》,以其独具的寓教于乐的功能,不仅被视为贺岁书,在订货会上获得订数10万套的佳绩,而且,也为华文市场看好,收到不少来自海外的订单。中国出版业正在走向成熟,但这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1999,将是图书市场走向成熟的一年,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读者、出版社、书店都在找好书。对1999年图书市场的信心,还来自出版社内部的改革。各社正在进行的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才结构的调整,市场营销手段的改进,将给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中华书局总经理宋一夫:

●低迷是在一个更高层面的低迷,这种低迷给出版业提供了思想准备、理论准备以至组织准备。

1999图书市场,已经可以看出非常清晰的走向。中国出版业经过近5年的高速发展时期,使出版社自身得到很大发展,抗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加强。1998年,发展仍是出版业的主流。但为何人们心中仍笼罩着很重的市场疲软的阴影?我认为是参照系不恰当。在出版界,人们普遍采用的出版发展与否的参照系是前5年的高速发展时期。于是乎,面对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的出版增长,仍大惊小怪,过分夸大了图书市场的低迷现象。我承认,去年,图书市场较之以前低迷,这主要是受全国经济形势的影响。但这种低迷,是在一个更高层面的低迷,是螺旋式前进中的低迷,这种低迷给进入跨世纪的中国出版业提供了思想准备、理论准备以至组织准备。低迷中孕育着新的生机与转机。从今年图书订货会看,低迷期还没有结束,这种低增长可能会持续到2000年,但不会时间更长。这可能是我的乐观估计,原因是,下个世纪初叶,全球的经济,包括中国的经济将步入另一个发展高峰;国家对经济、政治所进行的调整,会在两年后发挥其巨大的效益。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郜宗远:

●归根结底是,有好产品的出版社火,有拳头产品、精品的社销售上升。

今年一开年,艺术图书就来了个开门红。去年图书订货会,美术社订货最多的是600万元。今年辽宁美术出版社订货达1500万元。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去年是800万元,今年其所属的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朝花少儿出版社订货达到1000万元。订货会告诉我们,今年艺术类图书订货上升,市场看好。当然,好中还要细论。归根结底是,发挥名牌效益,有好产品的出版社就“火”,有拳头产品、精品的社销售就上升。随着市场的成熟,规范,谁的书好,书中编辑含量大,价钱低,谁就有市场。

我对今年的图书市场不悲观。在买书人那儿,一本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连在一起的,书好,物美价廉他才买。物美价廉,就是读者给出版者提出的最高标准。我们就该朝着这个标准努力。我同意有关部门的分析,农村图书市场今后几年会有大的发展。我们现在想的是怎样开发农村艺术图书市场,目前正在做准备,想在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上做点贡献。

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邓耘:

●原来报纸订货的期货方式落后了,但赶集式的进货,层次太低,目前尚缺很好的交易方式。

看过年初的图书订货会,我对今年图书市场的评价是:市场仍然较无序,品种过多,但打得响的品种少,同类重复严重;原来报纸订货的期货方式落后了,但赶集式的进货,层次太低,目前尚缺少很好的交易方式。批发商、零售店订货谨慎;增长缓慢的状况还会持续几年。我认为,图书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准备期,图书销售会有热潮。今年农村图书市场将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年初订货会上已有明显的迹象,适合农村读者的图书订货量明显加大,这说明新华书店系统在去年加强农村图书销售网点建设的基础上,又在图书备货上进行了较充分的准备。

对图书市场我也存在忧虑。这忧虑主要是:图书批发和零售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多渠道批发将造成这一领域的无序竞争,使图书市场的实际需求一时间变得不再清晰,以至使零售店退货增加,发行成本上升;高定价,低折扣的运作,和降价书市的举办,某种意义上说是给盗版书的销售提供了机会,也严重地扰乱了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图书批销中的地方保护严重,地区垄断不利于图书发行业的发展,也损害了读者的利益。

但我对图书发行业的未来仍很乐观。图书市场最终只承认好产品、好服务,这对消费者是挡不住的诱惑。

新闻出版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王俊国:

●发行体制的改革,正在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图书发行企业要增强市场意识,要打破贸易壁垒。

1999年的图书市场,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略有增长。社店在经历了去年的图书市场严峻的考验之后,大多改进了自己的营销策略。

今年农村图书市场也将有新气象。农村市场,原本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今年,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11个部委继续推动“三下乡”活动,出版署也专门部署了图书下乡的工作,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服务农村的图书,今年图书订货会上,已有《九亿农民致富丛书》等好几套大型图书订货数字可观。发行体制的改革,正在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去年底,署批准3个发行集团试点,他们作为影响全国的龙头企业,一定会带动全国的发行市场。此外,各省也在认真组建发行集团,这对于提高发行生产力,拉动图书消费,会起到积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图书发行企业一定要增强市场意识,面对丰富多采的图书市场和日益成熟起来的读者,营销中一定要注重市场需求的调查,避免出现热销书的积压。发行体制改革中,一定要打破贸易壁垒。这就要把握好两条,一是新组建的集团,一定要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一是扶持已建立的发行集团,使其尽快成长起来,发挥区域辐射功能。

金盾出版社社长刘新明:

●1999年上半年,面向农村的图书,特别是实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很可能会为图书市场掀起一个小高潮。

1999年的整体走向应该与1998年差不多,但在某些特殊领域可能会有些变动。我认为,上半年农村图书市场将掀起高潮。一年之际在于春,每年春季,农村图书市场的形势都不错。而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个春天,现在全党都把做好农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三下乡”活动,因此,1999年上半年,面向农村的图书,特别是实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很可能会为图书市场掀起一个小高潮。

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回避的是整个图书市场的持续低迷,因为制约图书市场发展繁荣的因素不会改变。首先要推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还需要一个过程;从图书市场本身看,出版发行的格局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制约图书市场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

这些年,金盾出版社在图书出版界和读者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出版社将从加强编辑出版工作、努力多出好书,适时调整发行政策、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入手,为读者奉献更多的精品佳作。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

●1999年,一部分出版社面临的形势将持续看好,一部分的处境则将雪上加霜。

我不太赞成对’99书业一概而论的说法。从刚刚结束的全国图书订货会的情况看,出版社之间的差距很大,如果说以前图书出版界是一个相对整齐的方阵,那么1999年,这种方阵将带之以越发强烈的距离感。也就是说,一部分出版社面临的形势将持续看好,一部分的处境则将雪上加霜。

这种态势逼迫我们对出版战略、战术和经营方略进行调整,同时也将推动发行界进行调整。

而出版社要走出困境,绝不是靠某一类书或某几类书。现在出版社要做的是重新清理自己的出版思想和选题方向。许多人觉得好选题已经山穷水尽,出版社的老总、编辑们都对此很无奈,但我认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纪念碑式的选题。

现在出版社之间的较量已经变为战略指导思想和编辑素质的较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的工作重点就放在调整出版思路上。我相信,只要找到路径,就能有所突破。

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张胜友:

●无论是出版者、作者还是读者,大家都会在经过严格筛选后,上一个台阶。

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全国出版业销售出现滑坡,文艺图书销售滑坡尤为突出。因为文艺类的图书,在生存、消费和享受这三个消费层次中,属于最高层次的享受消费,所以也是最先被压缩的一块。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恐怕文艺类图书的市场还将持续低迷。文艺类图书的低迷,同时也是目前图书市场存在问题的另一种反映。它一方面暴露出了前几年图书出版也存有诸如选题雷同、撞车,重复出版,搭车现象等“泡沫经济”的虚假成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市场管理的混乱和无序造成的,这些都搞乱了图书市场。

1999年的形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要引导消费、引导市场,从内在质量到选题策划、营销策略宣传评介、投入市场的节奏以及市场信息反馈等多方面,都要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形势,增强主动出击市场的能力。在今年的文艺类图书市场上,大家会把图书作得更精,对图书的选题要求会更加严格,无论是出版者还是作者、读者,都会在经过严格筛选后,上一个台阶。

人民邮电出版社社长杜肤生:

●1999年会进入“刺刀见红”的相持阶段,到2000年,也许有的出版社就将无法在计算机图书这个领域立足。

我社每年出版的计算机图书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对今年这类图书的前景,我充满了信心。因为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将扩大计算机图书的市场。目前,全国大约有200家出版社涉足计算机图书领域,出书种类达6000多种。但真正“叫得响”的出版社不过三到五家。在整体数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真正适合读者的图书依然缺乏。

如果说计算机图书出版竞争在1998年呈白热化,那么1999年就进入了“刺刀见红”的相持阶段,到2000年,也许有的出版社就将无法在这个领域立足。在这个相持阶段,计算机图书出版将是“品牌”的较量。由于具有可替代性,这类图书的作者和出版单位是否知名、具有质量保证的品牌效应,至关重要。因此,面对1999年的市场,我认为应坚持质量、规模、特色和效益并重的发展方向,加强选题的整体策划以避免撞车,同时在加快出书速度、扩大出书规模、细化目标读者、优化作者队伍等方面下功夫,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优势。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朋义:

●出版社要找准市场,创出特色,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推广手段,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对1999年全国图书市场的分析,我与大家是一致的,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各出版社应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一是要认清图书市场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大环境;二是要认识到图书市场每年5%—8%的平稳发展是正常现象。转变观念,一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应认真分析图书市场的特色,及出版社自身的特色,由此找到各自独特的经济增长点。

拿我们出版社来说,在1999年图书市场将持续低迷、疲软的情况下,我们经过认真细致的形势分析,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和突破口,这个位置和突破口就是教育图书市场。1998年,我们图书销售增长了20%,1999年我们定下的目标是2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和信心呢?因为我们有一批教育类图书经过前两年的精心组织,将在今年大量上市。比如《新编大学英语》,我们找准时机,推出了面向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材。同时,我们为推广这套教材,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尽管这套书要到今年4月才能全面面市,但我们现在已经收到了20万册的订单。这就充分说明,出版社只要找准市场,创出特色,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推广手段,就一定能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郭崇立:

●利用未经证实的材料和传闻拼凑起来、错漏百出的国际类图书,是应坚决制止的。

今年的出版业肯定会受经济影响。但我认为,介绍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类的图书,其市场前景仍将被看好。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对外部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更加关注;另一方面,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使涉外人员和涉外机会不断增加,他们也需要了解更多的国际知识,因此,此类图书拥有稳定的读者群。

如今,国际类图书的出版速度越来越快。我认为,“快餐式”的图书有其市场需求,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也为其出版提供了可能,应该是受到肯定的。但那种粗制滥造、利用未经证实的材料和传闻拼凑起来、错漏百出的图书,名为适应市场需求,实则误导了读者,是应坚决制止的。

长期以来,在国际类图书中一直存在购买版权的恶性竞争。有的出版社为了拿到版权,不计成本、不惜高价向国外出版机构购买版权,这不但使肥水流入外人田,同时也损害了专业出版社的利益。应该说,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这类现象正在减少,希望在1999年这种损人而未必利己的行为能够得到根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